在临床上黄疸是一种很难治愈的疾病,所以为了能够使病情得到缓解,患者千万不可盲目的治疗,最好是去正规性的医院,并且还要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母乳性黄疸可以不吃药吗。
药物一:酶诱导剂。早期新生儿肝脏葡萄糖醛酞转移酶活性仅为成人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故未结合胆红素不能有效地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酶诱导剂能诱导肝细胞微粒体增加葡萄糖醛酞转移酶的生成,增加未结合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能力,从而增加肝脏清除胆红素的功能,使血清胆红素下降。
药物二:活性炭或琼脂、益生菌。减少肠壁对未结合胆红素的吸收,刚出生的新生儿肠道无菌,因此进入肠道的胆红素不能转化为尿胆原类,而新生儿肠壁富有R葡萄糖醛酸苷酶,进入肠道的结合胆红素经此酶水解成未结合胆红素及葡萄糖醛酸后,未结合胆红素又从肠壁吸收,增加血中胆红素含量。
药物三:白蛋白。游离的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可能发生核黄疸,1g白蛋白可与16rig胆红素联结,因此用白蛋白具有保护机体免受游离的未结合胆红素对脑细胞损伤的作用而预防核黄疸的发生。
通过以上母乳性黄疸可以不吃药吗的介绍,相信大家现在对此有一定的了解了,家族中有蚕豆病病史者,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检查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变性珠蛋白小体等,以确定是否患“蚕豆病”。若确诊为蚕豆病患者,平时应避免进食蚕豆及其豆制品,避免服用退热片、呋喃类、磺胺类、喹啉类、维生素K3、维生素K4等药物,避免接触萘类及萘酚衍生物(如樟脑丸),以防诱发蚕豆病。
常见疾病 228阅读
常见疾病 147阅读
常见疾病 232阅读
常见疾病 164阅读
常见疾病 121阅读
常见疾病 257阅读
常见疾病 150阅读
常见疾病 167阅读
常见疾病 14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