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主要发生在铁元素摄入不足,或者是铁吸收障碍和铁丢失过多的情况下最容易发生。下面来看看缺铁性贫血应该多吃什么。
首先:高蛋白饮食。蛋白质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应注意膳食补充,每日数量以80克左右为宜,可选用动物肝脏、瘦肉类、蛋、奶及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食物。
其次: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含铁量丰富的食物有动物肝脏、肾、舌,鸭肫、乌贼、海蜇、虾米、蛋黄等动物性食品,以及芝麻、海带、黑木耳、紫菜、发菜、香菇、黄豆、黑豆、腐竹、红腐乳、芹菜、荠菜、大枣、葵花子、核桃仁等植物性食品。提倡使用铁锅。
最后:膳食中应包括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特别是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对防治贫血有很好效果,如果情况比较严重的话,还需要配合使用一些药物治疗。
待病情好转,铁元素恢复正常时,患者还应服药治疗3~6个月,主要是为了给身体补充足够多的储备铁元素,防止缺铁性贫血反复发生。
常见疾病 288阅读
常见疾病 221阅读
常见疾病 205阅读
常见疾病 137阅读
常见疾病 257阅读
常见疾病 231阅读
常见疾病 285阅读
常见疾病 125阅读
常见疾病 27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