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状胃炎又称痘疱状胃炎或慢性糜烂性胃炎,因此治疗也成为了现在人们比较关注的话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胃炎。其特点是再发生或持续性胃多发性糜烂,原因不明。糜烂呈特征性的疣状,多数分布于幽门腺区和移行区范围,少数可见于整个胃。那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下疣状胃炎是怎么回事?。
第一:本病常见于夏秋季,其发生多由于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食入生冷腐馊、秽浊不洁的食品引起;某些药物干扰胃黏膜上皮细胞合成硫糖蛋白,使胃黏液减少,脂蛋白膜的保护作用减弱,以致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和出血等因素也可能会引起急性胃炎;精神、神经功能失调,各种急重症的危急状态,以及机体的变态(过敏)反应均可引起胃黏膜的急性炎症损害。
第二:急性胃炎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不适,食欲下降,恶心呕吐,有时伴腹泻,引起脱水,严重的急性胃炎还会引起呕血、便血等,常有饮食不当,酗酒、服刺激性药物等诱因。
第三:因食物中毒而致病者多伴有急性肠炎,出现脐固疼痛、腹泻、发热、失水、甚至休克。亦可伴上消化道出血。体验发现上腹部及脐周压痛,肠鸣音亢进,偶可发热,注意有无脱水甚至休克表现。
对症治疗针对不同的症状进行治疗。腹痛者可行局部热敷,疼痛剧烈者给予解痉止痛药,如阿托品、复方颠茄片、山莨菪碱等。剧烈呕吐时可注射甲氧氯普胺,针刺足三里、内关等穴位。
常见疾病 175阅读
常见疾病 198阅读
常见疾病 132阅读
常见疾病 226阅读
常见疾病 167368阅读
常见疾病 268阅读
常见疾病 183阅读
常见疾病 159阅读
常见疾病 18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