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疾病的时候,药物纠正了人体脏腑之气的偏盛偏衰,使得脾胃功能相较于之前有了更明显的提高,脾胃功能提高了,就使得那些沉积在体内的水湿浊邪,随着大便或者小便排了出去。那么,下面就请大家先来看看对于吃完药腹泻是怎么回事?方面的相关知识介绍吧。
第一:慢性病治疗的过程中,排除用药因素(医生有意加入泻下药),受凉、吃冰冷刺激食物所致胃肠功能紊乱等情况,出现的腹泻是人体脾胃机能恢复的表现之一,也是体内湿邪外走的迹象,而且这种腹泻会逐渐的减少,并且停止,患者不用过分担心。
第二:泻下药如大黄、番泻叶、火麻仁、郁李仁等。便秘患者使用后腹泻是疗效表现,非便秘患者服后数小时可泻数次,不用太担心。脾胃功能欠佳也可能导致腹泻。此类患者应尽量减少或避免使用上述泻下药物,服药时药温不宜过低。
第三:清热泻火、活血化疲和平肝潜阳类药。清热泻火药性寒凉;活血化瘀药多有滋润通便作用;平肝潜阳药因其平肝重坠向下之性,会影响排便。服药后若出现较严重腹泻,可酌情减量,或改为饭后服。如不能耐受,应停药或咨询医生。
一些种子果仁类药物如桑椹子、菟丝子、桃仁、苦杏仁、核桃仁等。因含较多油脂,可能会滑肠通便导致腹泻。一般情况属正常,如较严重,需减量或停用。
生活保健 220阅读
生活保健 235阅读
生活保健 138阅读
生活保健 199阅读
生活保健 228阅读
生活保健 298阅读
生活保健 228阅读
生活保健 190阅读
生活保健 25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