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胃肠发育不成熟,造成婴儿各阶段肠道蠕动不协调,引起肠道胀气——肚子咕噜咕噜响,排气多,放屁多,并频繁出现不明原因的哭闹。医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为婴儿肠绞痛。所谓婴儿肠绞痛指的是营养充足的健康婴儿,每天哭闹至少3小时,每周哭闹至少有3天,发作超过3周。多数婴儿出生后2~3周开始,3~4月后逐渐改善。由于婴儿肠绞痛属于婴儿发育中的问题,所以,家长不必担心,应理解为婴儿的这种哭闹不是病症。同时尽可能保持婴儿舒服的体位,协助孩子顺利排便。
1、哺乳妈咪不要吃辣椒、葱、姜、蒜等刺激性食物;不喝含咖啡因的饮料;少吃豆类、奶制品和含糖多、易产气的食物;少吃牛奶、鸡蛋、鱼虾以及坚果等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2、喂养应该在婴儿感到饥饿之前。不要为了延迟喂奶时间,而先喂水给婴儿。一个吃母乳的婴儿,即使在很热的天气里,也不需要喝水。如果婴儿太饿,他会对乳房很不客气的,因而造成其它的不良反应。当婴儿表示出任何饥饿的信号,母亲应立即喂奶。尽量制造安稳的环境给婴孩吃奶,尽量在喂奶时,避开吵杂的声音和过猛的光线。
3、吸收足够的脂肪 尽可能尝试用一边乳房喂奶,直到喂饱宝宝。一般来讲,每边乳房可连续喂两三次奶,婴儿才能吸到足够的脂肪。如果母亲觉得另一边未喂奶的乳房太涨,可以用手挤出来。
母亲所饮食的东西所含的蛋白质会分泌到母乳去,对婴儿可能有影响。比如说,母亲所喝的牛奶,其中的牛奶蛋白质会分泌到母乳,婴儿吃下这种牛奶蛋白质,也许会有反应。一般来讲,母亲所吸收的牛奶蛋白质,是对婴儿有利的。但如果母亲本身对这种牛奶蛋白质会引起过敏跟免疫反应的话,宝宝也有可能会出现相似反应,如湿疹,腹泻等,所以,母亲在饮食方面该多留一点“心眼”。
常见疾病 291阅读
常见疾病 231阅读
常见疾病 233阅读
常见疾病 133阅读
常见疾病 103阅读
常见疾病 275阅读
常见疾病 822阅读
常见疾病 144阅读
常见疾病 53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