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经验 > 常见疾病 > 内科 > 贫血 > 什么是溶血性贫血

什么是溶血性贫血

分享者:南屏晚钟更新时间:2016-05-23 16:24:06310阅读
专家
刘祥礼 主任医师
内科 日照市中医医院(三级甲等)
概述

贫血是平时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根据贫血的特点,又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像溶血性贫血就是典型的情况。下面来看看什么是溶血性贫血。

什么是溶血性贫血
1

首先: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寿命缩短),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骨髓有6~8倍的红系造血代偿潜力。

2

其次:如红细胞破坏速率在骨髓的代偿范围内,则虽有溶血,但不出现贫血,称为溶血性疾患。正常红细胞的寿命约120天,只有在红细胞的寿命缩短至15~20天时才会发生贫血。

3

最后:溶血性贫血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其治疗应因病而异。正确的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前提。因此,在患病之后不建议患者盲目的进行治疗,弄清楚病情之后才能获得最佳的疗效。

注意事项

平时生活和工作要劳逸结合,避免过于劳累,提高睡眠的质量。禁忌生冷瓜果以免损伤脾胃,辛辣滋腻之品亦当避免或少食,时时顾护脾胃。

温馨提示:以上经验分享由网友原创分享,仅供参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可能感兴趣的 换一换